查看原文
其他

“红鸟挑战营”第一期|开营纪实

红鸟挑战营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红鸟鸣智教学
2024-08-23

 HKUST(GZ)




红鸟挑战营

第一期线上营


从预备人民教师到生命禁区的“拾荒者”,从金融圈新秀到偏远乡村的“搬砖人”……极具反差感的同学在挑战营中展现他们的转变和成长,他们挑战、跨越,融合、探索,神仙打架场面不胜枚举,快搬好小板凳前来围观!


2022年6月15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推出的“红鸟挑战营”第一期线上营在万众期盼中准时开营。挑战营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创新,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和应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优秀营员们将获邀进入崭新校园,开展线下营的学习与实践。


开营仪式共分为两个部分:

一、红鸟挑战营主题讲座;二、破冰及相互认识。



 红鸟挑战营主题讲座


吴景深教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红鸟一样,振翅高飞,勇于创新。”


现如今的大家似乎都已习惯,但遥想三年前,大抵很难想象现在疫情下的生活。


本次学校便将挑战营的主题设定为“假如让我们穿越回2019”,是希望能带领同学们换个角度思考,疫情是否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美好的发展机遇,而我们又能为迎接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做出哪些贡献?


在挑战营中,我们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融合为工具,由学生自己来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标志


张东老师:“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一定是样样顶尖的六边形战士,而是不仅可以深耕自己的领域,并且能与不同背景的伙伴们进行合作学习的跨学科创新人才。”


举办红鸟挑战营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拓展认知,并在过程中不断试错、迭代优化。红鸟挑战营的最大特点是——不给学生设限。在既定主题下,学生基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经历,提出独特的思维见解。通过与不同学科及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探讨,激发灵感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初期设想,最终提交一份形式不限的设计报告。


红鸟挑战营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破冰及相互认识


“拍照&展示”

视频里的你自己也许并不能说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你手边的手抓饼一定能证明你是个吃货。在本环节,邢清清老师邀请大家对自己周边的环境做一个限时展示和解说,果然,大家都“别具一格”,有喝着Rio听讲座的“潜在学霸”,有克服一切“气候”困难、“吹着自备小风扇”和同学互动的“拼命十三郎”, 这个活动让大家的形象不仅仅停留在视频里的“大头”,变得逐渐活灵活现。


挑战营营员分享


黄宏达同学展示了他的电脑桌,桌子构造堪称“鬼才”。上面布置了电脑外接屏幕,下面配备外接双键盘,左边配备“完全舒展”的笔记本电脑,右下方陈列了平板设备。但大抵最令人心动的是其中一个设备,这个设备专门用来提示他休息or工作,好家伙!真可谓“拒绝加班,拒绝996”必备神器!这一分享引起了其他同学共鸣,在讨论组里直呼“They love this desk”。


除此之外,刘逸凡同学展示了他在B站上自学做的土豆鸡块,刁可晴同学展示了她最近读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可能是真的热爱阅读,才会将“We need books just like we need food everyday”列为她最喜欢的“鸡汤”之一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挑战营营员分享


“Share Your Stories”

营员们个个都身怀绝技,或精通十八般武艺,或识多才广、谈天说地。“Share Your Stories”环节中大家将分享自己的故事,营员们被随机分进讨论间,每组4人,分别扮演speaker, interviewer/note takers, timer/observer的角色开展讨论。


刁可晴:情报小能手

刁可晴同学分享了自己在上海疫情期间与志同道合小伙伴们建立社群的经历。她的家乡在广东,起初,社群人员基本为身处上海的广东人,她们在社群中实时分享交通管制信息、航班号和出入政策等。


随着大家对社群信息的宣传及信息需求的增加,社群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员来源辐射全国。这一分享引发另外一位同学即时产生了设计一个小程序的设计构想,这个小程序可提供在线信息实时更新、联动相关小程序数据信息等功能。通过向大众开放更新权限和联动“本地宝”等小程序为大众提供实时的交通管制信息、防疫政策等,在这里,你仅需用小手点下菜单栏选项,便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这一互动过程让大家产生共鸣:原来“想点子”也并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神秘嘉宾(红鸟挑战营助教)分享

余璟:支教 → “拾荒”

余璟同学是一名“公益人”,今天带来的主题是:How the passion for public welfare led me from educa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他从在甘肃支教到后来去可可西里“捡垃圾”,逐步“转型”成为环保主义者(Environmentalist)。


红鸟挑战营助教分享


一则“可可西里出现200米垃圾带”的新闻让他萌生了转型的想法,他认识到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在危害我们的环境,关注环境保护时不我待。大家可能会好奇:教育领域积累的项目经验如何启发他更好地开展环保活动?他的经历给了我们答案:他通过踩点、设计方案——个人带领团队——团队成员辐射各地区带领新团队的方式集合群众力量一起进行环保活动,从个人“单枪匹马”到吸引“志同道合”小伙伴,真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此外,他的环保活动也带来了“附加成果”,在他的“宣传推广”下当地的家长和孩子们觉得废物再利用是一件很酷的事,随后也会将家里的废纸、塑料袋带去学校再利用,大概这就是“教育与环保”相结合,从“自己做”到“感染、教化身边人”吧。


红鸟挑战营助教分享


肖丹云:金融圈 → 公益圈

另一位神秘嘉宾,是从“商科”转型“社科“的丹云同学,她带来了"Redefining life pursuit: From business to social science" 的分享。一次志愿者的经历让她感受到做成一个成功的case或是撰写出一篇完美的研报似乎都不能让她获得人生的满足感。机缘巧合,她走进了广东某偏远乡村小学,来到这的第一天,她深深被城市与乡村小学反差所冲击:书籍、桌椅、教学用具……几经商讨后她们决定从一个点切入:建设移动图书馆。原本摆放稀少且陈旧书籍的书架又“重见天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参观校园“新成员”——“移动图书馆”,走进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一次活动的成功激励她进一步放眼世界、开展教育夏令营活动,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平等问题。斗转星移,她对公益事业的热爱“愈演愈烈”,随后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中又发现的新的公益点——气候保护,而这一陌生领域该如何开展活动?相信她会在推进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成长。


 红鸟挑战营助教分享


或许在跨学科探索中,我们会不断遇到超出自身知识领域情况,但是我们会克服万难,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深知跨学科模式是我们探索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理想工具(The cross-disciplinary model is an ideal place for people like us to explore ways to tackle real-world problems)。


培养模式图


这是充满好奇、激情澎湃的开营第一课,这是一次充满探索、共鸣不断的讨论与分享,故事还在继续、挑战还在进行,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约!


 挑战营合照



红鸟振翅,迎接挑战

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分享挑战营的精彩点滴。同时2022年“红鸟挑战营”第二期正在火热招募中,期待遇见优秀的你!详情请见报名网址: https://vptlo.hkust-gz.edu.cn/


编辑/周雁南 邓玉祺 刘东芊

排版/邓玉祺

审核/马近远 李熳婷 雨欣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红鸟鸣智教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